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沙棘产业园。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电(记者魏婧宇)几阵秋风吹过,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的沙棘产业园内落叶纷纷,沙棘光溜溜的枝杈上挂满沙棘果。即将迎来沙棘丰收的当地村民们哼着庆丰收的歌在园内忙碌着。 “现在沙棘的叶子基本掉光了,再等几天上了冻,就可以剪枝采果了。”长胜镇六顷地村贫困户韩宏志说。自年沙棘产业园建立以来,韩宏志在园内务工,他和其他村民一起种树、锄草、浇水,精心呵护的沙棘在今年秋天开始进入产果期。 “之前在沙棘产业园打工,一年能挣2万多元,今年开始采果了,收入会更高。”韩宏志说。 六顷地村党总支书记徐力说,今年沙棘刚进入产果期,每亩只产十几斤,明年进入盛果期,每亩能产八九十斤,到时候村民们采果的收入能翻好几番。 成熟的沙棘果挂满枝头。受访者供图 “沙棘是沙地里种出的致富树。”徐力说,全村多户村民有近亩残次林地,树木早已枯死,黄沙遍地。长胜镇成立党建引领沙棘产业发展共同体,流转六顷地村和邻村的残次林地共亩,建起沙棘产业园。长胜镇副镇长杨雨农说,产业园推动沙棘产业发展,帮村民增收致富。 六顷地村户村民不仅有流转土地的收入,在沙棘产业园务工也能挣钱。徐力说:“部分贫困户在产业园内长期务工,其他村民是季节性务工,每年这个村村民务工收入总计能达70万元。” “多情的沙棘,是苍天大地的骄子”“火红的沙棘成熟在秋季,一腔酸甜包含在心里”……忙碌着的村民唱着赞美沙棘的歌。沙棘为他们带来的新生活,不仅更富足,也更美丽。 杨雨农说,沙棘的生态效益显著,种植沙棘丰富了长胜镇防风固沙体系,降低了农作物因自然灾害减产的风险。长胜镇在发展沙棘产业的过程中,还将在9万亩沙地中进行沙棘、柠条的培育,继续对沙地进行生态修复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3900.html |